4月30日下午,由学校团委举办的“出彩人生 ‘就’在基层”2025年广东大学生“就业引航”省级示范宣讲会暨广州医科大学第6期青年成长发展沙龙在番禺校区举办。7位深耕基层的广医青年受邀围绕参与“青年实干家计划”、对口帮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百千万工程”等方向,谈所感所想及职业选择与规划,以社会实践赋能个人成长。

(合影)

(吴繁博士讲述《慢阻肺病防治:从中国基层到世界舞台》故事)
要有“顶天立地”的追求。作为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后、“青年实干家计划”代表,吴繁博士分享了在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工作的感受。针对我国基层医疗实际需求,团队秉承钟南山院士提出的“顶天立地”理念——既追求国际前沿防治策略,又研发适合国情的基层诊疗技术。通过7年基层实践,主导三项突破性工作,成功压缩治疗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并开展全球首个早期慢阻肺药物临床试验,推动慢阻肺病防治从中国基层到世界舞台的转变。

(吴红波医生分享《蜂针轻点处,党徽照山河》的故事)
用“小蜜蜂”守护百姓健康。吴红波医生以中医师和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分享了其团队在600天的驻村帮扶期间,推广岭南无痛蜂疗技术的实践成果。团队创新减毒喂养、蜂疗盒和“一蜂多穴”技术,服务基层患者超10万人次,开展上百次义诊。他以中医药技术助力基层医疗振兴的同时,结合“蜂疗+产业”模式,实现联农带农,帮扶蜂农增收,探索出一条中医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余慧雯同学述说《以青春为刃,破蛇伤困局》的故事)
治蛇愈溃,共铸安康。余慧雯同学以乡村蛇伤救治为切入点,讲述了她践行“健康中国”使命的实践历程。针对蛇伤致死率高、急救知识匮乏问题,她带领突击队深入广东台山市等地,创新采用“方言+情景剧”模式普及急救知识,大大降低村民急救错误率。同时带领团队攻克抗蛇毒血清短缺难题,研发便携式蛇伤敷贴并申请国家专利,建成了国内首个蛇伤智能化数据库。她以青春为刃,破除乡村蛇伤治疗困局,用脚步践行“顶天立地”的医者初心,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陈心彤同学分享《瑶药密码:传统与现代的青春共鸣》的故事)
以现代药学技术激活千年瑶药基因。陈心彤同学以药学专业学生身份,带领“药康宁”实践团深入清远蒙峒古村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团队通过系统调研瑶药资源、创新开展非遗文化研学、组织科普实践活动,有效推动当地传统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她结合专业所长分析药材有效成分,牵头制作系列瑶药文化宣传手册,让古老智慧在乡村振兴中重焕生机。

(陈帝任校友分享《黄土地上的青春答卷》的故事)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陈帝任校友分享了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宁夏临湖村担任村书记助理期间的工作经历。一年间,他承担了文书处理、创卫巡查、疫情防控及安全检查等多项工作,并多次参与紧急任务。他通过鲜活的事例印证了志愿服务精神,用行动证明了青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用实践交出了一份铭刻在黄土地上的青春答卷。

(戎子隽同学讲述《在群山之巅,守望每一口呼吸》的故事)
幸福呼吸惠万家。戎子隽同学讲述了参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服务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展慢阻肺筛查救治工作的实践经历。通过实施肺功能检测、CT筛查及科普宣讲三重干预,团队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筛查参与度,切实践行“早发现早治疗”的疾病防控理念,展现了医学生运用专业所长守护乡村健康的责任担当。

(李锦如同学讲述《滴水见世界,青春护江河》的故事)
知行合一赴乡野。作为广州医科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鱼”水情深实践团成员,李锦如同学分享了带领团队在阳江市沙扒镇的实践经历,运用医学检验技术进行水质微生物检测,为当地渔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她号召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与基层实践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青春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光芒。

(圆桌沙龙)
圆桌沙龙环节,主持人“就青年如何将专业禀赋转化为就业竞争力?”、“到祖国需要处扎根是情怀还是机遇?”、“‘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实践经历对医学生职业规划产生了哪些具象影响?”、“当代青年跨专业就业是‘探索者’还是‘迷失者’?” 等话题向嘉宾们提出了问题,各位广医青年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为例,一一进行了解答。

(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医学青年该如何在AI时代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人均硕士的就业市场中,本科生如何构建自己的学历替代优势”等话题提出疑虑,嘉宾们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做出了专业细致的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为同学们的就业择业提供了参考价值。现场还为校级“青年就业讲师”颁发了聘书。
本次“就业引航”活动不仅是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扎根基层一线工作者、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与青年大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更是一次横穿过去、现在、未来的广医青年大学生之间关于基层就业的价值传递,帮助在校大学生获得职业规划启发、拓宽基层就业视野。作为新时代青年,同学们应当从书山学海中走向基层一线,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


(省级示范宣讲会现场)

(省级示范宣讲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