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团中央基层建设部、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赵磊同学获此殊荣。
本年度推报活动以“自信自强 挺膺担当”为主题,号召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挺膺担当,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风采,共产生16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个人、100个“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科创团体和32个优秀组织单位。

(获奖证书)
赵磊,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毅文班)2020级本科生。曾荣获第七届全国英语学术大赛国家级一等奖、校级奖学金等奖项。

(赵磊同学)
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作为项目负责人,获第八届互联网+国家级铜奖、广东省金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国家级三等奖、广东省特等奖,第九届互联网+国家级铜奖、广东省银奖。
四年前,赵磊踏入了广州医科大学的校园,并通过选拔进入首届毅文班,开启了自己的医学探索之旅。在这里,他接受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小班教学,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的能力。得益于独特的PBL教学,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的每一次学习互动,都是对知识的深度挖掘,锻炼了他的分析与协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

(赵磊在实验室做细胞实验)
毅文班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赵磊自大二起,每个学期期末去往附属医院进行见习,为日后设计专利,改善临床操作存在的局限性埋下了深深的种子。
大二时,赵磊怀揣对未知的好奇,通过毅文班一对一导师制,进入了广医三院范勇教授课题组。在这里,他跟随范勇教授学习类器官相关知识和实验设计,迈出了科研生涯的第一步。
在辅导员老师的推荐下,赵磊进入了广州妇产科研究所课题组进行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赵磊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探究癌细胞铁死亡、坏死性凋亡,为临床预后实践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案。他说:“科研不仅是探索未知,更是为临床实践提供支持,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赵磊参加临床技能大赛)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凭着科研要造福临床实践的初心,他希望设计一套全程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产品,有效降低临床实践中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

(赵磊在临床上试用产后出血预测系统)
在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陈敦金教授、陈艳红教授的指导下,赵磊带领团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在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赵磊团队从340万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级铜奖、广东省金奖。随后,团队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和项目优化,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分别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广东省特等奖,以及国家级铜奖、广东省银奖。竞赛不仅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团队协作的试炼场。在竞赛中,每一个环节,他和项目成员都全力以赴,用专业和热情诠释着广医青年的担当。

(赵磊(右)参加“挑战杯”省赛)

(赵磊(左三)参加“互联网+”省赛)

(赵磊在课余时间进行健身)
四年的学习生活,赵磊始终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身素质。他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担任医学学术会议、国际活动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0+小时。代表广州医科大学参加“蒲公英科普”大赛,获广东省一等奖。大一、大二期间积极参与学校社团,负责宣传和组织协调,记录了20余场校、院级大型活动,用文字和视频展现同学和学院的精彩。同时,赵磊在课余时间热爱萨克斯和健身。在他看来,萨克斯与健身不仅是爱好,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它们让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既有音乐的慰藉,又有力量的支撑,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每一个挑战。

(赵磊演奏萨克斯)
赵磊的故事,是一幅用自强不息的精神绘就的青春画卷。他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勇于尝试、敢于突破”的精神内涵。他以学习为基,以科研为翼,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他说道:“广医是我逐梦的起点,而自强是我永远的信念。未来,我将继续用自强之笔,书写属于我的青春华章。”未来,他将继续怀揣初心,砥砺前行,以柔济精神为指引,用所学所思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