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凯、王琳;图:各附属医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校党委关于做好青年文明号工作要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学校党委陈晓辉副书记指导下,学校团委自2020年4月以来,组织各直属附属医院团组织的相关青年文明号集体,积极开展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筹备工作。


10月27日至29日,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团委书记何蕙泾的带领下,邹祎楠、冯阳、莫源源、罗丽舒等“全国青年文明号”评审考核组一行5人先后对我校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附属第一医院西药房等4个争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科室进行了现场考核。学校团委、各相关附属医院领导、医院团委、青年文明号集体负责人分别参加活动。
10月27日上午,考核组首先来到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学校团委曾王兴书记、医院党委苏广武书记、医院陈德院长、医院党委陈耀勇副书记等参加活动。附三院团委书记张兆金、团委副书记彭丽霞、白恬,重症医学科主任、青年文明号号长王懿春教授、伍丽婵护长,以及全体号手参加了迎检工作。在现场介绍环节,青年文明号号手们重点从科室青号创建的文化主线、重症孕产妇救治、青年风采、战疫事迹以及音乐治疗等方面向专家全面介绍了科室情况与青年在创号过程中不断成长成才的成绩,其中青年人主导参与的重症孕产救治工作、音乐治疗工作、ICU叙事日记等给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考核组在会议室现场听取了青年文明号号手靳国青、黄绮婷的现场汇报。考核组分组对综合管理、岗位文明、岗位效益、岗位技能等台账资料进行了现场检查,同时现场随机抽选了部分青年号手进行青号创建基础知识的提问。现场检查工作紧张有序,号手迎检工作自信从容,充分展示了附三院重症医学科青号在创建过程取得的成果。



10月27日下午,在附属第二医院现场考核中,学校团委曾王兴书记、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刘世明书记、沈怡副书记、张振辉副院长、重症医学科号长熊旭明主任、党院办骆茵副主任、团委杨亚军副书记、段炼副书记陪同国号考核组专家走访,现场查看重症医学科青年文明号的环境布置,检阅各项便民措施落实情况及电子台账内容。该科室根据专科特色,优质的服务,在救治和服务危重患者的工作中,凝练出特有的“星火”文化,始终秉承“承生命之重,燃希望之火”的口号,用精湛的技术点燃生命的希望,用贴心的服务给患者火花般的温暖。



10月28日下午,在附属肿瘤医院现场考核中,学校团委曾王兴书记、附属肿瘤医院党委林英书记、李奕华副书记、胃肠肿瘤外科原主任刘海鹰教授、胃肠肿瘤外科号长余南荣副主任、医院党院办欧阳云副主任、院团委杜光宗书记、龙杰副书记等陪同国号考核组专家实地走访了胃肠肿瘤外科,听取了胃肠肿瘤外科青年文明号工作介绍,并对照考核标准查阅了台账资料。同时,评委们还就创号工作和各位号手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该科室以“敬畏生命,呵护健康”为宗旨,以党建引领抓管理,充分发挥和调动青年人的热情和激情,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科室工作做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以及环境创新五个创新,科室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10月29日下午,在附属第一医院现场考核中,学校团委曾王兴书记、附属第一医院党委梁子敬副书记、团委莫明聪书记、药学部魏理主任等陪同国号考核组专家走访了西药房,听取了西药房青年文明号的工作介绍,并对照考核标准查阅了相关台账资料。同时,评委们就青号创建管理工作与多名号手深入交流。西药房青年文明号以“守护人民健康,我们“药”有作为”为创建口号,在“促进全民安全用药,建设精准服务药房”为目标的指引下,扎实推进青号创建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引导青年号手积极向上,在药学服务创新、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方面力求“药”有作为,促进社会安全用药,用实际行动贯彻“群众之上,生命至上”的思想,牢记“健康至上,性命相托”的初心,努力践行“勇于担当,“药”有作为”的宗旨,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据悉,我校目前共有全国青年文明号6个,广东省青年文明号15个,广州市青年文明号54个,我校共青团通过不断创建高水平的青年文明号,使得共青团工作考核位居市属高校前列,今年首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做出贡献了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