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州医科大学共青团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喜迎党代会 | 立德树人 作育一流人才 为“健康中国”输送广医力量


编辑:广医团委     发布时间:2022-08-29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在校园里的誓言墙前,广医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庄严宣读《医学生誓言》,以这一初心之誓、时代之誓、未来之誓,树立崇高理想、传承大学精神、激发广医力量。



师生面对誓言墙宣誓


“我校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力支撑下,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党委书记唐小平表示。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广州医科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紧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具有广医气象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与一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健康中国”建设者。
  思想政治教育引航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肩。5年多以来,学校牢记殷殷嘱托,持续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引导学生铸牢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充分利用学校发展史、抗疫史中的红色育人资源,以广医人精神、南山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形成了广医特色的思政教育。



学校党委书记唐小平为学生上思政第一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形成了规范完整的思政必修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有关学院结对子合力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并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形成了“课内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学实效和创新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以及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的第一堂思政课上,他们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深入阐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四个自信”、伟大抗疫精神等,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将个人前途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频共振。

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学校出台相关文件,指导各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构建三全育人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荣获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5个、课程思政优秀案例72个,并获得广东省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校长赵醒村带领新生参观校史展览馆、抗非典纪念馆


学校发展史、抗疫史是丰富而独特的育人资源。在番禺校区新建的校史展览馆和抗非典展览馆,全面展示学校的厚重历史以及在历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卓越贡献,在新生教育中,学校领导带领新生参观“两馆”,为他们声情并茂地讲解校情校史。举办“广医学堂”抗疫精神系列专题讲座,我校一线医务人员以鲜活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开讲抗疫事迹。



2020年2月1日,广医学生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广州南站参与疫情防控


家国情怀照亮实践行动。广医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组成志愿服务队到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疾控中心参与疫情防控;在读研究生放弃回家过年,对新冠病毒开展科研攻关;公卫学子制作防护知识的科普视频……学着前辈的样子,广医学子投身战“疫”,被团中央官微称为“中国青年的骄傲”。

  一流本科品牌亮点纷呈 中心地位更加稳固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全力启动“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本科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以本为本,抢抓机遇,争创一流本科教育”,到“坚守初心,乘势而上,开启一流本科教育新征程”,5年多以来,学校先后召开的两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全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2021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围绕“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出台1+N个系列管理文件和系列方案,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擘画战略蓝图。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促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持续强化,一流本科教育格局基础初步建立,本科教育中心地位愈加稳固。

2019年4月,教育部决定启动“双万计划”。经过努力,我校21个已招生专业中,17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全覆盖,国家级占比达到81%。在中国内地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排行榜中,我校排名全国第22、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第3、广东省高校第1。

5年多以来,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3个本科专业高质量通过专业认证。对接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需求,开办基础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专业。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3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3门。

我校2022年广东省普通类(物理)各专业组投档最低排位均比2021年提升了1万位以上,生源质量显著提升。

瞄准一流人才目标,以改革创新擦亮一流本科品牌,菁菁校园里,追求卓越的教学氛围越来越浓厚。



在2021级南山班开班仪式上,钟南山院士为学生代表授袍赠书


推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发展”的“3+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成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制定或修订相关配套文件;以“新医科”建设为重要抓手,紧密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新理念,加强医工、医理、医文结合,开设9门医理融合、4门医工融合课程等,探索“医学+X”模式改革;南山学院由钟南山院士担任班主任,在他的引领下,组建了13个模块的器官系统课程建设团队,实施器官整合式课程,深入推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改革;金域检验学院统筹校-企-院优质教学资源,先后获批省级试点学院、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并于2021年开办创新班;药学卓越班、生物技术卓越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物技术专业依托广医-中科院广州健康院联合生科院采取“2.5+1.5”培养模式;徐涛院士受聘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邬堂春院士受聘为南山学者一级教授授聘暨院士工作站,大力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西医临床学院依托附属中医医院建立,加强专业建设。儿科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排名全国前20,医学检验技术排名稳居全国前10。



徐涛院士受聘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


在一流本科建设的推动下,本科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本科生读研率由2016年的30.2%提升至现在的44.6%;“2021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排行榜”显示,我校本科毕业生质量位列全国高校百强,在广东省排在第5位。第三方机构调研报告显示,95.1%的2015届毕业生中期在广东省就业,主要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就业单位以三甲医院等大型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为主,岗位胜任力在9成以上。



黄浚峰同学代表2021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2021届南山学院毕业生的黄浚峰表示,本科阶段,他主持过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3篇、会议论文7篇,多次于国际会议作口头汇报或壁报交流。“在学校的支持下,我有幸保送至广医呼研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必将全力以赴,传承广医人精神、南山精神,为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研究生教育加速提质 高水平人才堪当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殷切期盼。5年多以来,我校学位点建设取得突破、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为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创新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人才。

高水平大学建设启动后,我校新增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大批高层次人才的加入,进一步充实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引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均参加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



2019年5月9日,诺贝尔奖得主、我校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尔斯·霍夫曼主持该所学术委员会会议开幕式



2019年12月20日,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Kenneth A. Dawson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


研究生招生规模翻番,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招生比例由2016年的1:3.7提升至目前的1:1.23。多名学生以第一或共同作者在Cell、Nature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在本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大部分研究生毕业生留在珠三角地区三甲医院,为广东输送大批高质量人才。

好钢用在刀刃上。2019年起,按照各二级单位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分配学术型硕士招生计划,使招生计划跟着重大专项和平台基地走、跟着一流师资走。

2020年疫情初起,当社会被按下“暂停键”,我校在全国首次提出医学研究生优先返校开展科研攻关,18人因其抗疫中的出色表现荣获省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20年春节期间,博士生孙静和同学在P3实验室分离广州首株新冠病毒


“对待细胞像照顾婴儿,做实验‘非常精致’的她分离出广州首株新冠病毒。”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肇静娴教授如此评价博士生孙静。春节期间,孙静和同伴们从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广州首株新冠病毒,可为病毒变异、药物筛选、致病机理研究以及疫苗研制等提供重要的“种子”资源。

关键时刻,我们站出来并且站得住,这得益于我校坚持“四个面向”,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成临床治疗指南——高水平的导师与研究生就是实现这一转化的中坚力量。

  国际化教育紧抓大湾区建设机遇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留学生教育初具规模,重点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招收来华留学研究生,留学生规模比2016年增加了74.1%,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层次稳步提升。



留学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2019年5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9名临床医学生来到我校,从事为期三周的临床研究与创新课程训练



2021年,广州医科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药学本科生项目正式启动,图为参加该项目的师生在澳科大合影


近5年,我校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8所国(境)外知名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新增7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所有本科专业均有境外交流项目,先后选派300多名学生参与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我校分别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与加拿大麦玛斯特大学及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此外,我校接收了来自加拿大麦马斯特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爱尔兰梅努斯大学等多所高校共53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来校参加科研项目训练或交流学习。

  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扎根基层 助力区域发展

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接地气”,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2届成人高等教育毕业典礼


5年多以来,成教在校生人数增长接近80%,在省内新增多个教学点,并在贵州省开展跨省联合办学。学校承担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能,在佛山、中山、河源、毕节等地开展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同等学力专业硕士规范化培训等;4个专业基地入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
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今天,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始终把培养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使命重任,努力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输送广医力量。”校长赵醒村表示。



 
 ©1958- 广州医科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学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  电话:020-37103500  邮编:51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