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州医科大学共青团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喜迎党代会 | 坚持“四个面向” 提升学科能级 广医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编辑:广医团委     发布时间:2022-08-29

作为高校四大职能之一,科研工作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五年多以来,我校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抓高水平大学建设契机,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不断夯实内涵,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增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2016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学科立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医学为主、医学相关学科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药学列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2021年,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2021-2025年)重点建设学科。2022年,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五年多以来,我校新增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7个(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ESI综合排名全球第873位、国内第76位,比2016年同期分别提升1134位、42位,进步幅度位居全国高校前列。9个学科入选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通过学科共建逐步形成学科“高原”

学校以临床医学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支撑,积极推进学科共建,通过实施临床-基础学科融合发展、附属医院临床学科交叉等方式,积极建设以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学科群、基础医学学科群、药学学科群、预防医学学科群、医学人文学科群为重点发展的学科群。并通过深化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高水平机构的合作,着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作为国内领先的龙头学科,呼吸病学已连续12年排名全国第一。如果说呼吸病学是“高峰”,目前通过学科共建,辐射带动效应逐渐显现,正逐步形成学科“高原”。胸外科学建立国际领先的肺癌微创手术与早期防控体系,实施肺移植例数及成活率均处全国前列。变态反应学科建有国内该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妇产科学引领中国产科高危妊娠处置方向,建有华南地区成功率最高的辅助生殖中心之一。神经病学的癫痫疾病诊治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血管病等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附属脑科医院连续十年排名华南地区首位,并牵头申报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中南)。泌尿外科学在国内最早开展微创技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儿科学在儿童重大疾病相关防控战略研究等方面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肿瘤学首创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慢阻肺研究团队冉丕鑫教授指导课题组实验



胸外科何建行教授团队开展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附属医院产科团队查房



教育部“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进行了多项开创性工作


  科研组织与运行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五年多以来,学校科研组织与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科研组织模式不断创新。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教授团队共建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以此为试点,突破传统管理机制,给予免疫所相应的科研自主权、人事管理权和经费支配权,不断探索与国际接轨、符合校情的包括组织、人事、分配、业务和预算等在内的现代科研管理机制。2018年,依托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的“天然免疫机理研究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入选4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我校成为广东省第一所获批“111基地”的地方高校。

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加快突破。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出台了系列科研管理、科研奖励文件,完善了科研项目申报、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制度和流程。将专利、知识产权纳入学校科研奖励范围,在科学引导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教职工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行课题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制度(PI制)。开展同行分学科评议,建立代表作制度,设立研究卓越奖。学校关于借鉴香港经验突破科研量化管理体制工作情况的报告获得广州市领导批示肯定;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经验被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报道,并被广东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宣传推广。

  重点打造国家级、省部级平台

学校完善科研平台建设,统筹规划科研平台布局,推进基础与临床资源整合,建设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相适应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我校作为核心力量参与广州实验室建设,钟南山院士担任广州实验室主任,原校长冉丕鑫教授担任广州实验室副主任,聘请广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涛院士担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与广州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校将在深度参与广州实验室筹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全面加强与广州实验室的战略合作。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估均获优秀,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部顺利通过考评。

五年多以来,我校新增1个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该中心在呼吸医学的“医教研防管”五个领域综合协调发展,包括呼吸系统疑难和危重疾病临床诊治中心、呼吸生物安全中心、呼吸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呼吸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心、呼吸健康管理与科技创新中心。中心以重大呼吸道传染病与肺损伤、慢性气道疾病、支气管肺癌、呼吸炎症与免疫性疾病、呼吸变态反应性疾病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瞄准不断提高诊疗能力、强化科研攻关力量,培养骨干人才梯队,引领内地呼吸医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发展具有现代化水平、服务整体化、管理信息化、模式集团化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五年多以来,我校还新增了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胸腔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分子标靶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降解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临床药物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口腔组织修复与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广州呼吸中心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

五年多以来,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64项,资助经费3.93亿元,其中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比2016年增长了56.4%,资助经费增长了67.3%。自2014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

五年多以来,共发表SCI论文近1.2万篇,其中2021年SCI论文数量是2016年的3倍,在Nature主刊、Science主刊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通讯单位2篇)。共获得授权专利2026项(其中发明专利279项),2021年专利授权数量比2016年增长了4.3倍。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17—2021中国医学院校五年总科技量值排行榜,我校位居设立医学学科的全国110所高校第20位。

  五年内数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7年以来,新增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

2021年11月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以钟南山为学术带头人的呼吸疾病防控团队自建立以来,对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慢阻肺、肺癌、SARS及COVID-19等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诊、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19年1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成果“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研究并建立了全链条式肺癌微创根治体系及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革新,主要解决了早期肺癌手术中的三个重要技术难题:如何因人制宜制订手术方案?如何实现精准切除?如何避免陪绑化疗?

期间,我校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国内十大科技新闻1项、中国医学重大进展2项。



钟南山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何建行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科技战疫中贡献广医力量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品研发”全链条发展理念,切实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呼吸病学方面,我校牵头制定的全国治疗指南、专家共识数量接近全国5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我校牵头获批上级各类新冠肺炎科技攻关应急项目60余项,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Nature Medicine、Lancet Onc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在病毒溯源方面,率先从患者粪便和尿液中分离感染性活病毒,建立国际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合作开发新冠肺炎mRNA疫苗。在临床诊疗方面,通过大样本研究揭示新冠肺炎临床特征,建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预测模型;牵头制定多版临床诊治指南;首次精确描绘Delta变异株完整传播链;发现康复患者产生病毒特异性免疫保护可持续1年以上。在检测技术方面,研发相关试剂盒和检测防控技术产品,包括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院感防控产品等。在中医药防治方面,制定“五指防冠方”并联合香雪制药推出“粤抗1号”预防凉茶,在广东、湖北及海外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推广使用。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对新冠病毒开展科研攻关



总结应对国内首次Delta变异株本土疫情的防控经验



 
 ©1958- 广州医科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学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  电话:020-37103500  邮编:511436